新闻中心 /News
球友会加强政府推动注重科技创新加快我市新能源开发利用
新能源是相对于油气、煤炭等常规能源而言的,目前通常指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等能源。近年来,我市围绕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我市新能源产业产值已经达到149.1亿元,同比增长38.32%,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13%。新能源产业化已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期,市政府调研室对我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有关情况如下:(一)资源情况。我市在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方面有着较大的资源优势。济南市位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带,年日照时数约2200至3000小时,辐射量在5058至5300兆焦/平方米,具备发展太阳能利用的自然条件。生物质资源比较丰富,耕地面积535万亩,年产秸秆400多万吨;市区日均垃圾生成量已超过4000吨,生活垃圾中有机成分含有量已占到50%以上。全市浅层地热能应用达到10万平方米,仅商河可利用地热资源量折合标准煤就达10189万吨,是全国最大的地下热水存储地之一。(二)产业化情况。我市现有新能源领域企业94家,企业产品主要涉及太阳能热水器、电力设备、变压器、开关制造、玻璃制品、光电子器件等领域。2007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新能源企业有13家。太阳能已形成较为完善配套的产业,培植了力诺、桑乐、华艺等多家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形成了世界级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聚集区;热利用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平,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部件———集热管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5%,占中高端市场的85%;形成了从产品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拉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带动了玻璃、金属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重要新兴力量,呈现出有技术、有产业、有市场的特点,是我市新能源领域投入最少、对社会贡献最大、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三)开发利用情况。目前我市主要对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进行了开发利用,其中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初具成效。太阳能主要是热利用和光伏发电。在热利用方面,我市提出了建设“阳光济南工程”,计划对热水消耗大户、政府投资或政府给予政策性扶持的有热水需求的公益性建筑及十一运比赛场馆和配套设施使用太阳能。2005年底开始,力诺公司在我市周边农村实施了“万户太阳能屋顶计划”,累计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万台。目前市农业局正在实施“生态富民行动、阳光屋顶工程”项目,以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农民出资各承担一部分的形式,向农村推广使用太阳能。目前,全市共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建筑面积2921平方米,实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工程200万平方米,预计到“十一五”末,热水器使用面积占有率达到280平方米/千人,比国家确定的2020年太阳能热利用发展目标高38%,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6万吨。光伏利用的最大市场是道路照明,但受天气影响较大,同时照度受现有技术条件制约,达不到规定要求。最近浪潮集团与力诺集团合作,用LED与太阳能结合技术开发光伏照明,但目前仍没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光伏发电目前成本较高,每度电约4—6元,目前处于示范阶段。国家发改委“十一五”期间在包括山东在内的5个省市扶持光伏发电,我市将结合奥体中心建设,新上1—1.6兆瓦的发电项目。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有一定发展。秸秆深加工生产生物质化工产品和生物质能源产品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垃圾填埋气体收集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3500kW,每天可收集处理垃圾填埋气体2万多立方米,日发电量近3万度,目前,我市正在建设日处理生活垃圾20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同时,还在积极探索建设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生物质能清洁高效利用项目的可行性。农村生物质能以沼气利用为主,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保有量接近10万户,年总产气量近4000万立方米,折合标准煤3万吨;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111处,年产气量295万立方米。地热的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安莉芳(山东)服装有限公司正在利用地热建节能环保绿色厂区,其示范项目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每年利用可再生能源浅层地热能约29250GJ,每年节省能源折合标准煤1040吨,折合节约用电270万kWh。商河县利用温泉采暖也得到一定应用。风能开发处于测风阶段。今年3月,市政府与歌美飒公司签署了风力发电测风和开发协议书,现在。如符合条件,将建立装机容量5万千瓦风电场,年发电量1亿多千瓦时。近期市发改委又与BP替代能源有限公司进行了接洽,该公司已初步选定了长清孝里到平阴100平方公里范围,拟建风电场装机总容量预计可达20万千瓦。(四)政策支持情况。一是规划引导。在“十一五”规划和《济南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是资金扶持。结合新农村建设,制定了《济南市“生态富民行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措施,自2007年起,市财政将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沼气建设,凡在项目村沼气建设户达到60%以上并完成“一池三改”的村,按每个沼气池8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国债项目或省级项目村,户均补助不足800元者,由市财政补齐。三是平台服务。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依托科研院所、与企业及研究机构合作等方式,深化“产学研金介”的合作,建立多元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四是有效利用。实施“阳光济南工程”,推广太阳能的使用。一是开发利用规模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开发利用量少,即使开发利用最成熟的太阳能也仅占到可开发利用总量的20%,而其中农村不足10%。二是科技研发滞后。除太阳能外,我市大多数新能源的研发水平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技术工艺相对落后、自主研发的技术尤其是高端技术更少。因技术问题,许多种类的新能源或难以有效利用,或开发成本高难以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与常规能源相比还不具备竞争优势。三是融资机制不畅。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属于新兴产业,大多依靠民间资本自我发展、自我壮大起来。面对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和产业的快速发展,资金制约成为主要瓶颈。四是推广应用力度不够。一些技术成熟的新能源,如社会普遍认可的太阳能热水器、户用沼气等,其普及率仍较低,缺乏积极有效的市场培育手段。五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地方和企业对开发利用新能源缺乏足够重视,没有形成整体合力。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滞后,缺乏规划指导、法规保障和政策扶持;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统一有力的组织协调,国家扶持和鼓励新能源发展的许多优惠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存有落实不到位的现象。随着煤电油气等传统能源的紧缺和价格上涨,新能源的节能环保及成本优势将更加凸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形成支撑我市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发展太阳能产业。一是强力推动太阳能热利用的普及推广。重点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城区强制性推广普及太阳能一体化建筑球友会、太阳能集中供热供水工程,可结合环境综合整治,将高架路及各主要道路两侧的建筑,对每个建筑进行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与安装。今后新建12层及以下住宅,必须进行太阳能光热利用设计施工。如实施这项工程,仅在高架路及主要道路两侧建筑就将增加10万平方米的集热器面积,按2000元/平方米计算,共需投入2亿元,就可为全运会期间济南展示给外地人一个新看点。具体操作可按照政府、企业、居民各承担一定比例的原则,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另外,可积极推动太阳能在农村的推广,扩大新能源的利用量。二是开展太阳能光伏照明的示范和农村照明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光伏照明有较好前景,但成本较高,约为普通能源价格的十倍。当前光伏照明应放在示范工程、公园景观照明、辅道、农村街道照明等范围使用。目前我市4657个行政村中,有公共照明设施的村落不到20%,近4000个村庄无街道照明,现有技术基本能满足农村街道照明需求。可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照千村,亮万户”太阳能照明工程。根据目前原材料的成本测算,每个太阳能灯具造价预算为8000元,按两期实施,一期建设1500个村,安装30000盏太阳能灯,需资金2.4亿元,可在2009年前完成;二期建设2300个村,安装4500盏灯,需资金3.6亿元,可在2010年完成。整个项目完成后,年可节电900万千瓦时。另外球友会,光伏发电在通讯、气象、长距离管线、铁路、公路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应积极加强在这些方面的技术研发,推动太阳能高效利用。———加强生物质能的研究与综合利用。一是着眼于我市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状况和现有大量废弃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重点发展生物质(垃圾)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生物液体燃料。目前,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正与山东建筑大学合作,对污水通过厌氧处理产生沼气,既解决了污水的外运问题,又产生新的能源,效果较好。我省首个污泥沼气发电项目设在青岛麦岛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一年来,通过污泥产沼气,既可发电又能除臭,污水厂耗电一半能自给自足,一天可节约电费1.2万元,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实现了污泥资源综合化利用。目前利用污泥发电是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做法,我市可借鉴外地经验,对零散的研发予以整合,扶持发展。秸杆发电由于成本高、设备利用率低及占用大量耕地,目前条件来看,不建议发展。二是重视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我市生物质能以农村沼气利用为主,应大力推进农村户用沼气、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和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起以沼气为基础,以太阳能为补充的农村能源利用体系。三是加快研发常规替代能源。生物液态燃料被看作是最重要的石油替代产品,主要包括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从长远考虑,应积极发展以纤维素生物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技术。可以有一定技术和规模的圣泉集团为龙头,大力发展生物质燃料。———适度发展地热能。地源热泵是利用地热能的主要方式,主要是利用热泵技术,进行冬天取暖和夏天制冷,不污染地下水。该技术初始投资成本较高,初投资约300元/平方米,但长期运行费用低,相当于中央空调的三分之一,节能效果十分显著,适合集中供热管网无法到达的区域使用,特别是农村和公用建筑,目前我市有推广该技术的条件。可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供热规划修编,对地源热泵进行规划发展。利用地热能的另一种形式是温泉,我市温泉主要分布在商河,随着商河温泉已融入济南旅游圈,将成为商河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风能的开发利用正处于测试阶段,今后可根据测风结果确定风能的开发利用。国内外经验表明,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初期,政府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加快我市新能源开发利用,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作用,完善市场运作机制,进一步破除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瓶颈障碍,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一)完善体制机制,形成发展整体合力。一是加紧制定我市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中长期规划。可邀请对国家政策熟悉掌握、对济南市情有深入了解的权威部门,制定专门的新能源中长期规划,明确新能源发展的指导方针与发展目标、主要内容、重大专项及保障措施,更好地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应用。二是加快制定《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确保全市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作规范有序。三是建立强有力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家和专家组成的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对涉及全市新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制定、政策法规等重大问题,统一研究决策,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二)加强科技创新,破解技术落后难题。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我市新能源发展需要,与有关院校联合培养一支新能源科研人才队伍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二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路线,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技术。三是完善技术和产业的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技术发展和产业示范,加速科技要素向企业集中,加快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的大型新能源企业。(三)实施扶持政策,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一是实施财政扶持政策。通过财政投入和募集社会资金,筹集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重点行业和产品。当前,为规范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和扶持企业发展,建议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特别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热水器产品的认证。实施优惠财税政策,主要针对重点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项目。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支持和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形式参与新能源开发,支持有条件的新能源企业优先上市融资。二是加强基地建设,培育发展载体。重点规划建设“一园两区三片”,实施大项目拉动,发展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及其配套产业,延伸膨大产业链。三是加快市场培育。制定利用新能源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单位和个人认购使用新能源;坚持“阳光济南工程”和“绿色全运会”理念,通过政府采购等措施刺激新能源市场需求的增长;积极倡导新能源消费观念,营造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特别要加大在农村的宣传力度,通过项目示范带动,提高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率。